今年暑假,金沙js1005线路6个学生党支部150余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党员走进红色纪念馆、企业、社区、农村等广袤天地,通过“学党史·读经典·聚行动”将党史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从党史汲取营养,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展示新时代青年的良好风貌。
学史润心,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即使是高温预警天气,当听到社区招募志愿者时,我依然去报了名。但我没想到的是,志愿者团队里有不少党员,大家团结协作,让我感受到了很大的力量。刚好最近读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更加感受到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勇于向前的精神,也越来越能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来自食工党支部的杨殊贤同学在“学党史·读经典·聚行动”党员读书沙龙上分享了她在家乡绵阳参加新冠疫情防控志愿者的经历。
放假以来,全院学生党员持续参加党员读书角活动,各党支部每周定期组织读书沙龙分享会,通过阅读红色经典、赏析经典红色影剧、读书笔记分享等形式从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在书本和影剧里学党史,更要在实际生活中办实事,20多名党员在家乡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在行动中领会和感悟红色精神的力量。
浸润体验,让红色文化入心田
“如何让党史学习更生动、更容易被人记住?”音乐党课、绘画党课、移动党课,包装本科生党支部和19专硕党支部组成的“行走的党史课堂”团队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寻找答案,创新党史学习和红色文化传播方式。
他们打破传统的“课堂式”党史讲解方法,自编特色快板词,以雅安市1、5、7、13路公交车为载体,通过打快板的形式在公交车上开展流动性的特色党史巡回宣讲,让党史学习更加“接地气”,历时7天,途经100多个站点,辐射人数超千人。他们将音乐、绘画融入党史宣讲,为当地居民们带去生动的党史宣讲课堂。他们还将志愿公益与红色基因传承相融,面向全校师生发起了募捐活动,将所得130余件衣物和若干学习用品,全部交于泸定县庄子村的孩子们帮助他们学习生活。
纪录影片《寻访四川红色记忆》是食质党支部14名党员组建的寻访红色记忆团队通过返回家乡实地调研、英雄模范访谈,收集整理一批川内知名老党员与党的故事形成实践成果,并通过抖音、B站等网络平台进行推广,预让更多人了解川内老党员们的故事,播散红色种子,传承红色文化。
科技创新,精深加工助力乡村振兴
学‘李’酱、玫瑰藏茶、藤椒酱,研究生和本科生学生党员们瞄准四川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研制的特色产品备受当地企业和市场好评。
青春绘美丽乡村,由食工本科生党支部和19级研究生党支部组成的学“李”致用,科技兴农团队以专业知识为基础,选取四川地区盛产且正当成熟上市的李子为调研对象,前往雅安、绵阳、眉山等地种植户和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调研,针对国内外李子精深加工研究较少和市场产品缺乏的问题,发挥食品专业优势,研发出“学‘李’酱”和“学‘李’汁”两款李子特色产品。通过产业发展、线上销售、农民增收等情况调研,将青年党员的思考辐射到延长产业链增收、品牌效应建立、农户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极为当地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这次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在促产增收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小小李子不仅是普通的农产品,更是科技扶贫的新成果,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实践队员刘雨萱感慨地说道。
聚力行动,助力健康中国
“‘吃素长寿’‘口渴才喝水’,这些饮食误区你入坑了吗?”食教本科生党支部组成的“食全食美先锋队”团队走进雅安社区乡村现身说法,运用专业知识纠正居民不良饮食行为。他们联合雨城区西城街道党委、观化村党支部探讨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载体方法,共同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分享会,现场开展鸡蛋的新鲜度检测、食品腐败后产生的系列变化等趣味性食品安全实验,用可视直观的方式引导民众重视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由食工党支部牵头,多个本科生研究生党支部共同组成的健康中国团队,结合食品专业优势,自主设计的宣传单页、播放食品科普动画、开展现场宣讲,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受益人群近千人。同时,还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对300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的饮食习惯进行采访调研,从纵向对比每人成长过程中饮食习惯的改变,横向对比100年来相同年龄阶段人们的饮食习惯的变化,结合食品专业知识,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和现阶段人们饮食结构的利弊,对不同年龄层提出饮食建议,给出优化方案,帮助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基于调研数据形成《基于百年饮食变化探索国情变化》调研报告。
“食全食美先锋队”团队队长马钱表示:“作为学生党员,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并将所学注入实践中,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指示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